2021年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總結 2021.12.17 完成保護修復的文物包括館紙質文獻類、陶瓷器類、金屬器類、木器等共計168件。其中陶瓷器共計131件;青銅器2件;紙質文獻28件;木器6件;金器1件。銅器養護清理21件,民俗文物養護清理35件,輔助展品修復3件。完成文物成分測試170件。
劉長宗:賀蘭山巖畫探秘 2021.04.20 上世紀70年代末,賀蘭山巖畫在寧夏陸續被大規模發現。40多年來,對賀蘭山巖畫的探索從未停步,研究不斷深入,保護和開發利用逐步加強。如今,這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非正式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成為中國巖畫研究基地、國際巖畫研究交流中心;成為4A級國家文化旅游風景區、寧夏對外宣傳的靚麗名片。
2020年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總結 2021.01.05 ??完成保護修復的文物包括館紙質文獻類、陶瓷器類、金屬器類、絲織品等修復項目共計73件。其中陶瓷器共計37件;金屬器16件;書畫18件;絲織品共計2件;完成金屬文物成分測試193件。 清.梁景先對聯修復前修復后 清. 尋步月云階對聯修復前修復后 西夏.褐釉碗修復前修
2019年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總結 2021.01.05 ??完成保護修復的文物包括館紙質文獻類、陶瓷器類、金屬器類、絲織品等修復項目共計171件。其中陶瓷器共計38件;金屬器83件;書畫11件;絲織品共計29件;完成金屬文物成分測試336件。 陳鳳標對聯修復前修復后 李鼎舉對聯修復前修復后 西夏.鐵燈修復前修復后&em
2018年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總結 2021.01.05 ??完成保護修復的文物包括館紙質文獻類、陶瓷器類、金屬器類、絲織品等修復項目共計160件。其中陶瓷器共計74件;金屬器47件;書畫24件;絲織品共計9件;石器3件;骨器2件;木器1件,完成金屬文物成分測試308件。 1.1書畫 清常萬青書法橫軸修復前修復后 明文徽明
鐘侃 :寧夏中寧縣青銅短劍墓清理簡報 2020.03.30 1983年1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關帝鄉群眾在倪丁村挖沙時發現一批青銅器。在當地施工的自治區交通局機械隊張承杰同志當即告知了我館,并交來該處出土的管銎斧一件。區博物館獲悉后,即派人前往調查,除從群眾手中征集了部分出土青銅器外...
烏恩 、鐘侃 、李進增 :寧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 2020.03.30 倒墩子村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王團鄉東北約8公里。墓地分布于村東南1.5公里的坡地上,當地群眾稱之為兔頭嘴。墓地東面是南北向的土梁,墓葬即分布于這處由東向西逐漸傾斜的緩坡下部(圖一)。墓地北有一條沖溝,西臨洼地與另一土梁相連。周圍峁梁錯落,溝壑縱橫(圖版玖,1)。1983年秋,該村農民在耕地時發現陶罐和其他遺物,隨后報告縣文管所??h文管所及時采取保護措施。
鐘侃、烏恩、李進增:寧夏同心縣倒墩子漢代匈奴墓地發掘簡報 2020.03.30 1983年秋,同心縣倒墩子村農民在耕地對發現陶罐和其他文物,遂將此情況報告縣文管所,文管所及時采取了保護措施.1983年冬,寧夏博物館和縣文管所對墓地進行了試掘,發掘墓葬5座,出土了透雕銅帶飾和五銖錢等文物,初步確認為漢代匈奴墓葬.1985年秋,寧夏博物館,同心縣文管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發掘隊,對墓地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和發掘工作,共清理墓葬27座,出土文物千余件.現將1985年發掘的主要收獲簡報如下.
王萍:從彩繪座椅看西夏木器 2020.03.30 西夏,也稱大夏國或夏國,是以黨項族為主體,于1038至1227年存在于中國西部的封建政權。西夏歷經十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是在寧夏唯一建都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