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
高50厘米,口徑11.8厘米,腹徑22.7厘米
寧夏隆德縣鳳嶺鄉出土
汲水用器,屬仰韶文化陶器。圓唇,卷沿,高領,喇叭口,寬肩,下腹斜曲內收,尖圓底,外表飾細繩紋,頸細而長,使用時可以在上面牢固地系上繩索。汲水時,將空的尖底瓶放入水中,瓶則自動傾倒;灌滿水后由于重心移動而豎起,使口自然向上,汲水十分方便省力。這種器具的出現,表明我國原始居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懂得了重心和定傾中心的相對位置與浮體穩定性的關系這一力學原理,并自覺使用這一原理制成適宜生活用的器具。它是原始人類的杰作。
新石器時代
高50厘米,口徑11.8厘米,腹徑22.7厘米
寧夏隆德縣鳳嶺鄉出土
汲水用器,屬仰韶文化陶器。圓唇,卷沿,高領,喇叭口,寬肩,下腹斜曲內收,尖圓底,外表飾細繩紋,頸細而長,使用時可以在上面牢固地系上繩索。汲水時,將空的尖底瓶放入水中,瓶則自動傾倒;灌滿水后由于重心移動而豎起,使口自然向上,汲水十分方便省力。這種器具的出現,表明我國原始居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懂得了重心和定傾中心的相對位置與浮體穩定性的關系這一力學原理,并自覺使用這一原理制成適宜生活用的器具。它是原始人類的杰作。